昨天遞交e-vetting的申請單以後,今天再收到一封email,告訴我可以追蹤進度。
OK!希望儘快有好消息!

繼續等待….
愛爾蘭普通人日誌
昨天遞交e-vetting的申請單以後,今天再收到一封email,告訴我可以追蹤進度。
OK!希望儘快有好消息!
繼續等待….
研究了一個禮拜,總算是把地址差不多整理出來了,哪知道這個NVB的網站有夠難用,一開始地址key太久,被系統踢出來(後來發現最長可以停留60分鐘,地址很多的話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我發現地址的部份並不需要詳細到從幾月幾號住到幾月幾號。NVB網站只需要知道在某地址從哪一年住到哪一年,幸好我整理地址的過程中沒有認真到去把所有租約翻出來看是幾號簽約的。
接著收到一封系統回信。
後來跟同樣即將申請入籍的同事聊起這件事情,他說他大概有25~30個地址吧….
繼續等待….
一年一度的復活節假期前,我開始發燒了幾天,並且漸漸開始咳嗽,由於我有肺炎的病史,而且這次咳嗽伴隨呼吸有點胸痛。就約了週五一大早的家庭醫生(GP)看診,由於我的病歷完整,但呼吸胸痛的部位剛好又在左胸,為了避免是心臟問題,GP就開了轉診單要我馬上去醫院急診。
由於週一是復活節,因此週五的醫院急診可說是人多多呀,同事提醒我電腦帶著,不是為了要上班,而是為了等待的時候不要太無聊。
急診室Check-in以後,我找了張椅子坐下來,大約半小時後,護士請我過去做初步處理,因為GP都已經把狀況寫在轉診單上了,所以護士大概就是跟我聊聊狀況,另外幫我做心電圖(ECG)以及抽血,順便還做了COVID檢驗。抽血時順便幫我埋好針,護士說先埋好也許等等需要注射抗生素治療。
接著請我去走廊找張椅子坐著等待。
接著便進入無限的等候期,我覺得我大概等了兩個小時有吧,這期間護士雖然忙碌,但是都會過來關心我的狀況,比如說告訴我今天很不巧只有一個醫生上班,等等會有另一個來支援,希望會好點。也說了我的COVID是陰性,看起來也不像是病毒或流感(應該是驗血的結果吧)。後來還問我要不要來點咖啡或熱茶,但我只要了醫院的wifi密碼,哈哈。
終於,看到了醫生,在問診之後,醫生請我去做胸腔X-ray,然後又進入了無限等待期。
大概過了再一兩個小時,醫生請我過去診間,比較了我今天跟去年的X光照片,很明顯今天的肺部就是有點霧茫茫的,沒有到很白,但就是比正常還要霧一點。醫生也解釋左邊比較差,所以呼吸伴隨疼痛是可以想像的。解釋完病情,醫生也問了我平常GP都給我哪一種抗生素(通常GP都開給我Amoxicillin)以及是否有藥物過敏等。由於同時間我感覺到體溫也漸漸升高,也順便跟醫生要了一下退燒藥,醫生說等等一併處理。接著請我到另一張椅子等待抗生素治療。
這次只等了10分鐘吧,護士幫我量了體溫,退燒的paracetamol也不用口服了,直接從剛剛埋好的針頭注射。也開始注射抗生素,護士說大概再一小時就可以打完。注射的期間,護士也有問要不要來個三明治,但說真的我也沒什麼胃口就作罷。
最後,三包抗生素注射完成,醫生也給了我處方箋(prescription)並告訴我可以回家,終於!今日總共在醫院待了7個小時,其實到後來呼吸已經不會胸痛了。醫院的醫護都很好,非常有耐心,我是真心感謝他們的照顧。
結果才隔了一天,就收到真正來自NVB的e-vetting invitation啦。
Check list 看完差點昏倒,提供姓名/綽號是沒問題,有效的護照號碼也簡單,但提供從出生以來的所有地址也太難了吧。
明天要去Cork玩,回來再說吧!有30天的時間可以好好想想。
不到一個禮拜就有點小進展啦!基本上就是說有個Citizenship Division的職員已經將我的e-vetting申請遞交給National Vetting Bureau (NVB)這個實際執行e-vetting的單位了。
順便也溫馨提醒我,因為申請人很多,所以請不要催,呵呵。
還有就是,到時候如果收到NVB的email,要在30天內完成資料遞交。
繼續等待….
今天收到一封關於e-vetting的email,所謂的e-vetting就是類似身家調查的程序。
依照指示,點開郵件裡面的連結,連上ISD網站填寫。本來以為就要開始進行e-vetting了,結果這步驟只是填個form,類似授權他們可以把你的資料移送給Garda(Garda是實際執行e-vetting的單位)。
表格很簡單,另外還需要上傳護照生物特徵頁面。
特別提到的就是我的入籍資格是交由CMUB這個team來處理,聽說會比CMUA還快,但這都只是網友的臆測,還是平常心看待吧。
接著馬上收到自動回覆的email:
繼續等待….
我是在2023年11月4號上網遞件申請,並繳納175歐的申請費。申請一送出馬上就會收到一封系統發送的自動信件,接著就進入漫長的等待。
終於在今天收到一封標題為”Immigration Online – Application accepted”的email,看到心裡倒抽了一口氣想說:不會吧。
當然,不會那麼快的。這信件的內容只是說他們看完我的申請並且接受了,接著要進行審查之類的。
緊接著下一封”Citizenship acknolwedgement letter”的信也跟著收到。這封裡面就含有一份較為正式的PDF檔案,寫著差不多的內容,但上面記載著我的Person ID跟Application號碼。順便還寫到估計的等待時間是:19個月!!
回頭上ISD網站看一下當初這份申請單的狀態,也已經從Submitted變成Application Submission Complete了。
如果沒有需要補件,下一步就是要做E-vetting身家調查了。
這是篇回憶文,旅行是2023年11月底去的。為了圓兒子念念不忘的巴黎鐵塔夢,他希望能登頂。
本來沒想太多,旅行嘛,就訂機票跟飯店而已呀。沒想到跟同事聊到這事情,同事提醒我鐵塔的票在現場非常難排,建議要事先預定。訂票的網站在此:https://www.toureiffel.paris/en
巴黎鐵塔的票,會在兩個月前釋出。因此這趟旅程我幾乎是先買好鐵塔的票,再買機票跟住宿。最後決定就去個三天兩夜,就為了那個鐵塔。
這次我們搭乘Aer lingus,都柏林機場使用第2航廈,設備比較好,安檢不用拿出電腦跟液體,這方便很多,尤其我們還帶個小孩,安檢不用再手忙腳亂。
結果結果,就在要去鐵塔的那天一早,兒子發燒到40度,而且精神不是很好,這情況不看醫生不行的,很幸運的約到20分鐘後的線上醫生,拿到處方箋,請飯店櫃台幫忙印出來,再去藥局順利買到抗生素。Mobi Doctor線上看診經驗
稍微休息一下後,看起來兒子精神也好轉許多,就決定快去快回。沒想到地鐵不知道什麼原因,在Musée d’Orsay站停了下來,眼看十分鐘過去依然遲遲不開,時間已經接近我們預約好的鐵塔入場時段了,乾脆下車改搭Uber並請司機載我們到最近的鐵塔入口。
巴黎鐵塔的入口在公園內,所以要先經過公園的安檢,這速度很快。接著就會看到排隊的人龍了,雖然有預約,但我們還是排了大約30分鐘,因為登塔完全就是靠下圖中這個小電車。
我們買的是可以登上塔頂的票,所以還要再換搭一段普通的電梯。最頂層還可以買杯香檳來乾。
兒子體力還不錯,我們就又去了拉法葉百貨,欣賞聖誕節燈飾,跟著滿滿的人潮享受著聖誕節的氣氛。
一樓廣場有顆超級巨大的聖誕樹。
跟著人潮,意外發現可以走到頂樓,可以免費欣賞巴黎浪漫的夜景,從這裡還可以看到巴黎鐵塔唷。
結束後決定去日本街吃個拉麵再回飯店。
在搭乘地鐵前往的路上,正當我在排隊買票的時候,忽然聽見後方票閘口一陣騷動,接著一個身穿帽T的年輕人跳出票閘往我們衝過來,就在兒子差點被撞倒之際,幸好老婆眼明手快地把兒子抱開。轉眼之間帽T男已經從樓梯口跑出站,車站的站務員及警衛都追了上去,但過不久又兩手空空回來(….做做樣子有追有交代….咦)。回頭再看事發的閘口,應該是有人在準備出站的時候,一個分心,拿在手上的手機就被搶走,而且這個閘口並沒有架高的鐵網或玻璃,因此帽T男搶完後只要順勢一個翻身就能跳出站。絕對是熟門熟路的老司機!而且事發當時約晚上七點,地鐵站滿滿都人潮,閘口出來直接正對站務室,完全是藝高人膽大。
經歷過地鐵驚魂,我們也格外謹慎。吃完拉麵後就直接搭Uber回飯店。
巴黎,真是既美麗又危險!
去年在巴黎旅遊的時候,兒子忽然發高燒,於是我上網搜尋看看有沒有在巴黎可以用英文溝通的醫生,意外找到了這個網站https://www.mobidoctor.eu/。而且還可以線上看診,立刻上網註冊並預約到20分鐘後的視訊看診。
網站右上角直接點選Sign up註冊。我會建議直接註冊病人的姓名資料,這樣醫生所開出來的處方箋上的病人資料才會正確,去藥局拿藥的時候比較不會有問題。
以下是註冊時所需要填寫的資料。到時候處方箋會抓取這裡的資訊。
首頁很簡單,常用的功能就是預約看診SEE A DOCTOR。另外還有查詢醫生開立的處方箋,以及有問題的話還能傳訊息給醫生。
下面是預約看診的畫面,要特別注意,看診時間是中歐時間!是中歐時間!中歐時間,很重要!千萬不要miss掉這個魔鬼細節。
當時幫我兒子看診的是來自羅馬尼亞的醫生,首先詢問了一下我們目前所在的城市,接著就是問診。最後醫生決定開抗生素給我兒子,外加退燒藥Paracetamol及其他止咳跟化痰的藥物,最重要的就是那個抗生素啦,這是處方箋用藥。
醫生在開立處方箋的時候說處方箋上面的病人資料是直接抓帳號資料,我當時是用我自己姓名的帳號幫兒子約診看病,所以他開出來的處方箋是給我的。但醫生說他會在處方用藥的欄位幫我寫下兒子的姓名跟生日體重,應該是沒問題。後續我去拿藥的時候有提醒一下藥劑師,確實也沒有遇到其他問題。
人在外地,生病的又是小孩子,能馬上看到醫生而且又能用英文溝通,覺得很不錯,推薦。
如果你剛來到愛爾蘭,就先註冊一個GP吧,當我剛到愛爾蘭的時候,同事們都這麼說。啊是呀,何況我還帶著一個1歲的小孩,在愛爾蘭8歲以下的小孩可以申請GP visit card,這樣找GP看診是不用錢的。https://www2.hse.ie/services/schemes-allowances/gp-visit-cards/under-8s/
但是,要先有醫生願意接受註冊你成為病人。
於是我開始打電話,越打越不對勁,喂~~怎麼都拒收呀,每間診所都說病人滿了實在沒辦法。
戰戰兢兢地過了半年多,某天我的腋下淋巴有點腫大,心裡有點怕怕的,當時我自己也沒有註冊,所以帶著有點僥倖的心情打電話預約看診,並且很明白的表明我還沒有註冊到GP,咦!結果竟然很OK的約到了時間,還順便幫我註冊成診所的病人。
看診的當天,醫生摸了一下淋巴腫大的地方,說他知道我在想的是什麼,但是惡性腫瘤通常比較硬,所以應該沒問題,我們再安排一個驗血,如果要快,可以自費下週過來診所抽血,或者去公立醫院驗血是免費的,但是要一個月。有免費的當然選免費,而且應該不差一個月吧。事後證明也確實沒事。
但是要講的重點是,我看診完,結帳的時候,再次僥倖的問問櫃台阿姨能不能幫忙我兒子註冊成這家診所的病人,他需要GP visit card,櫃台說當然可以,畢竟我已經是診所的病人了嘛,兒子當然也收。
就這樣,再一次幸運女神降臨。過了幾天,也收到盼望已久的GP visit card。(當時是2019年初,GP卡是6歲以下看診免費,現在已經延長到8歲)
GP visit card只有看GP免費,急診及牙醫都還是正常收費。但是對於帶著小孩來到愛爾蘭的我,確實減輕不少負擔。不然的話以我前述的看診經驗,這樣要收我67歐元,還不含藥錢,真的是很恐怖呀。(如果有醫療保險的話,是可以給付這67歐元的50%~75%的,所以保險很重要)
其實家庭醫生制度是很不錯的,診所都會有你的病歷,醫生也會判斷並且轉診到專科醫生,這對於慢性病很有幫助。只是愛爾蘭的醫生實在不夠多,萬一嚴重到需要等專科醫生,更是等到天荒地老。
無論如何,先找個GP吧!
© 2025 Anordinaryguy